润群商业运营管理集团

从“乌龙指”到海外投资踩雷:光大证券跌落之路

作者:润群商业运营管理集团 浏览: 发表时间:2019-04-03 15:02:32

3月27日晚,身陷海外投资亏损泥潭的光大证券,向市场交出了一份黯淡的成绩单:2018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.03亿元,同比下降了96.57%。光大证券净利大幅下滑,主要是因为其全资子公司光大资本爆雷,为此计提15.21亿元预计负债及资产减值准备。

在实施该项海外投资时,光大证券董事长薛峰时任光大证券总经理,对此负有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。根据相关规定,上海证监局对薛峰采取了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。

2018年,薛峰带领的光大证券不再是十年前的行业第五,甚至被甩出了前十名。根据证券业协会数据,若按照净资本排名,2018年年中,前十名的公司分别为国泰君安、中信、海通、广发、申万、银河、招商、华泰、国信和东方证券。

排名第十的东方证券净资本约为400亿元,排第一的国泰君安约为900亿元,而光大证券2018年底的净资本为350亿元。

目前的光大证券,几乎沦为最尴尬的券商。

在2013年“乌龙指”事件后临危受命的薛峰,高举“变革”大旗,斗志昂扬地鼓励光大“二次创业”,但却没能让光大证券保住老牌券商的位置,反而让光大证券因为投资海外MPS公司失败计提15亿元损失。未来,光大证券何去何从?

“光大不止一次出现事故,说明公司内部存在许多问题,包括风控、管理、合规等方面,并且都是老问题。”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。

“现在再次到了转折点,市场加速开放,国内证券公司要做好准备,跑得慢就会被淘汰。”万喆表示。

“一切以公告为准。”光大证券证券部有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。

跌落的行业老五

潮流在变。

“在光大证券的第一个十年,靠的是并购营业部,但薛峰到任后的十年,时代变了,经纪业务已经不是主要收入来源,券商行业拼的是净资本、规模和综合实力。光大证券落后了。”深圳某公募基金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李俊(化名)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。

“尤其是2015年后,各个证券公司争相上市,或者利用定增融资,在这一轮资本扩张中,光大被甩到了后面。”李俊表示。

据统计,2015年以来,在港股上市的证券公司中,募集资金最多的是广发证券,2015年4月在港股上市募集到了321亿港元,国泰君安也在2017年4月的港股上市中募集到172亿港元,招商证券则在2016年10月募集到107亿港元。

相比起来,光大证券2016年8月在港股上市,仅募集到89亿港元。

此外,借着2015年牛市许多证券公司把握时机在A股IPO,其中,募集资金最多的莫过于国泰君安,在2015年6月上市时募集到300亿元,东方证券也在2015年3月募集到100亿元。


从“乌龙指”到海外投资踩雷:光大证券跌落之路
在实施该项海外投资时,光大证券董事长薛峰时任光大证券总经理,对此负有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。根据相关规定,上海证监局对薛峰采取了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。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
 Copyright © 2009-2022  润群商业运营管理集团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2006629号 

 Copyright © 2009-2022  润群商业运营管理集团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2006629号 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